我与林凡老先生是同乡。知画家林先生久矣,而识书家林先生却是近几年的事。
尽管我于书于画都不在行,然而人世间七十二行,并非只有行家才能品味的,许多内行做的事也许常常被外行一语道破天机。怀着这份侥幸,便想班门弄斧,做一篇《品味林凡书》的文章。
的确,一部《林凡书艺》摆在案头,反复的欣赏、咀嚼,只觉得爱不释手。流连于林先生的字里行间,观其书,探其神,品其人,凭着感觉,便觉得林先生之书,书中有画,画中有书,实在是美不胜收。
人必须有个性,一个没有个性的人,乃是一个人格不完整的人。做人如此,做画如此,做书也如此。
林先生的书是极具个性的,然林先生之书的个性,始终遵循着书坛上“守”与“变”的辩证关系。
林先生书之“守”并非“守”住传统的一切,而是“守”住传统的精华。赞叹佩服林先生在分辨传统精华与糟粕之时花费的一番苦心。林先生习颜公,既攀秦汉砖石碑版之意,又窥明清大师端和肃穆之神,前后悉心吸收魏碑、隶书、篆书之精华,历经几十年的反复锤炼始成一家。由此可见林先生的传统功底之深,可知其练书之勤。书法讲究“万变不离其宗”,只有在保证“稳”的情况下才能随心所欲地“变”。林先生正是这样作的,他花费了大量的功夫去“守”,“守”住了传统中的精华的“稳”的东西。因此你在林先生的书法中决不可能发现那种张牙舞爪、哗众取宠的败笔。甚至于,林先生在行书作品中有些顽固地“守‘住了颜体的一捺的写法,品味起来不觉有些憨直可爱。此其一也。
其二,林先生之“守”还在于“守”住了自己的心境,颇有“躲进小楼成一统,管他春夏与秋冬”之意味。林先生的书法格调高雅,纵然在街头报刊发现林先生的题字依旧是孤云野鹤,毫无匠气俗气之嫌。在商品经济大潮中,林先生始终支持自己的艺术特色,“守”住自己的一份宁静淡泊的心境,不被舆论所左右,不被铜臭所污染,窃以为是十分可敬的。
其三,林先生用长锋羊毫作字。众所周知,长锋难于驾驭,而林先生坚持这样做,确是其功力傲骨之所至。据林先生自己说,因长锋难于驾驭、使转,笔下更容易出现一种失控的偶然效果,这往往是他作为一个艺者最大的乐趣与享受。林先生一定深谙“有则用之,无则变之”的道理,所以他“守”住长锋,中锋行笔为主,弃丰腴之媚,得骨健之奇。
当今书坛,善“守”者多多,善“变”者亦多多。可惜能“守”善“变”者却并不太多。林先生无疑是其中之一。林先生的“变”还是应当从他的“融”说起。
赏林先生的作品,其结体方正,又富于变化,古朴中透出灵活,如长河流水一泻千里。用笔从容稳妥,枯涩而不失熟畅,似乎笔笔都是信手拈来,毫无做作。其结字成章的技巧着实令人惊叹!林先生的书法艺术能达到如此境界无疑来源于其善“融”。
林先生的字带有很重的篆意,其作品中不时的出现行楷、草书甚至篆书,如“山”字就是反复地以篆体出现。奇怪的是,各种看来风格迥异的字在林先生的作品中并不唐突、碴眼。我不得不佩服林先生的这一绝技。秦汉、魏晋、唐宋、明清的名家名体早已被人们熟识接受,林先生正是这样一位把各家各体“融”为我用,从容提删,随意拆建的“融道”高手。所以,林先生的字使我们有一种“熟悉中的陌生,陌生中的熟悉”的感觉。
林先生是著名画家,他的字亦“融”入了画意。林先生喜画山藤野草,他的代表作中将它们描绘得依依相挽,回环映带,极富生命力,具有一种缠绵绕带、流觞曲水、快然自足之美。而在他的书作中,正是“融”入了这些山、石、藤、草的生长特点,在那些“纷乱参差”的字迹里,演绎的是由枯涩、遒劲的线编织而成的梦幻、空灵的“藤蔓”。林先生正是凭借他雄厚的绘画功底,轻灵的中锋,跌宕多变的笔势去创造“出于意外”的险峻雄奇的审美境界,使我们看起来,略其失,去其杂,反而有杂烩更鲜美之感。
林先生偏爱唐诗,浩如烟海的唐代诗作中林先生尤喜高僧齐己上人“寂寥中影迹,霜雪里精神”之句,这恐怕不仅是对上人的写照,亦是林先生对自己的写照。林先生读懂了也认同了上人及上人的诗句,我已无法分辨究竟是林先生的字“融”入了上人的诗,还是上人的诗“融”入了林先生的字。
林先生的字格调着实很高,反映出先生淡泊寂傲的品格,需要足够的修养与心境才能领会其中更深层、神秘、瑰丽的内涵。然则用辩证的目光审视问题,便感到优于斯,瑕亦于斯。昔二王、颜柳、苏黄米蔡、赵鲜董朱等名家大手笔,其字,在时间上久远,空间上通达四方,乃雅俗共赏之故也;所以林先生的字能否写得更通俗一些,更易学一些呢?至少不应当有“曲高和寡”的遗憾吧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